千乡网|甘肃合作社网|千乡物流频道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专区首页渭源介绍荣誉地图机构职责县乡概况视频播放三农动态农经统计农经知识农经通知合作社风采供求信息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农村财务土地承包土地流转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实用技术
   
   
   
   
   
   
   
   
   
   
   
   
   
   
   
荆芥
产品售价:55.00

供应荆芥 01.30
供应苍术 01.30
供应霍香 01.30
实用技术首页 >> 实用技术 >> 种植技术

甘草栽培技术

2011-03-14 10:27:29阅读次数:634打印返回
发布时间:02/28/11 15:46:22

 

甘草为豆科植物,主要类型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以干燥根及根状茎入药,生药称甘草。它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现将甘草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土壤选择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盐碱,强阳性,喜钙,怕涝,生命力很强。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米,内无板结层,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全苗壮苗。

  2、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良种是夺取甘草高产的内在因素。在我县一般选用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为当家品种。采用种子做播种材料者,播前种子用电动碾米机进行碾磨,或将种子称重置于陶瓷罐内,按1千克种子加80%的浓硫酸30毫升进行拌种,用光滑木棒反复搅拌,在20℃温度下经过7小时的闷种,然后用清水多次冲洗后晾干备用,发芽率可达90%以上。

  3、播种

  甘草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播种,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种为最好,此时气温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较长的生长期。播前施用优质农家肥每亩4000千克、磷二铵每亩35千克做基肥,若用种子播种,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较好,播种量每亩2-2.50千克,行距30-40厘米,株距15厘米,播深2.50-3厘米,每穴3-5粒,播后覆土耙耱保墒。

  4、田间管理

  4.1施肥

  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发前追施磷二铵每亩25千克。并开沟施于行侧10厘米深处,沟深15厘米,施肥后覆土。

  4.2灌水

  播种当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亩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渐减少灌水次数。

  4.3间苗

  当甘草秧苗长到15厘米高时可进行间苗,株距15厘米,每亩保苗约2万株左右。

  4.4中耕除草

  播种当年一般中耕3-4次,以后可适当减少中耕次数,结合中耕主要消灭菟丝子等田间杂草。

  4.5病虫害防治

  我县的甘草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对于锈病,可用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对于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对于红蜘蛛,可用乐果进行防治。

  4.6采种

  若采用人工栽培时必须年年采种,在开花结荚期摘除靠近分枝梢部的花与果,即可获得大而饱满的种子。采种应在荚果内种子由青变褐时,即进行定浆中期最好,此时种子硬实率低,处理简单,出苗率高。采种时间不宜过早,否则播种后影响种子的发芽率,造成缺苗断垄,导致产量低下,经济效益欠佳。

  5、收获

  甘草一般生长4-6年收获经济效益比较好。收获前可先割去茎叶,沿行两侧进行深挖,待根茎露出地面40余厘米后,用力拔出,拔出的根茎要切去芦头、根尾、侧根,直立根茎称为“棒草”,横生根茎称为“条草”,侧生根茎称为“毛草”。“棒草”再分级、分等,长短理顺后。捆成小捆,晾至半干再捆成大捆,待风干后上市销售。(来源于:健康网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特产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    

版权所有:甘肃省农村合作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come-here